春華秋實,歲物豐成。龍年春節將至,南寧市興寧區四塘鎮的一片甘蔗地里,運蔗司機羅明華正賣力將自家甘蔗裝車。“種甘蔗、運甘蔗,兩份收入加一起,今年這個年一定甜滋滋!”羅明華在田里來回忙碌,一刻也舍不得停下,就想趕在年前掙個好收成,讓來年生活甜蜜蜜。
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3月,通往各大糖廠的道路上,滿載甘蔗的貨車絡繹不絕,“鏈”起蔗農與糖企的“豐收”之路,形成冬日里一道特殊的“經濟風景線”。羅明華和他車隊里的其余20多名司機,都是連續多年奮戰在運蔗一線的“老將”。
“干了有10多年了,榨季來運蔗的話,收入比較穩定。”每到榨季,羅明華便會和其他司機一同響應糖企招募,活躍在青秀區、興寧區一帶,將甘蔗運往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廣農糖業)所屬伶利制糖公司。他說,隨著制糖企業砍運調度的不斷優化,他們現在已經可以通過APP實時了解蔗地的砍收進度、糖廠的進廠車輛排隊情況,“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合理調配我們的運輸計劃,效率更高、收入更多了。”羅明華粗略估算,跑4個月收入能有7、8萬元。
和很多專職貨運司機不同,在廣農糖業甘蔗公司的推廣發動下,2023年羅明華租地種植甘蔗700畝,如今預計畝產6.5噸以上。“種甘蔗有補貼,過程中還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,甘蔗長得這么好,腰包鼓了,生活肯定甜咯!”羅明華靦腆地笑了笑。
鼓足腰包迎龍年的,不止羅明華。在南寧市武鳴區的一處種植基地里,來自貴州的吳先銀正手持柴刀砍收甘蔗,“第3年來這里了,熟練了以后,現在一天能掙200塊。”吳先銀說,除了本地砍蔗工,這兩年外地砍蔗工越來越多,還有不少北方人,“在家也是農閑,來這里還多一份收入。”
甘蔗,是廣西特色優勢產業。多年來,廣農糖業大力發展甘蔗產業,在推動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的同時,還帶動了季節性的用工需求,促進了包括砍蔗工、運蔗司機等群體的就業增收。“種蔗、管護、砍收、運輸,都有比較大量的用工需求。”廣農糖業甘蔗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,以甘蔗砍運為例,平均每個榨季砍工用工大約3萬人,而運蔗司機大約也有1500多人。